【2022輸電大會】金三立智聯機器視覺 筑構新型電網
- 2022-08-12 19:25:00
- 金三立 原創
- 16219
濱江臨海,通州城下,群英薈萃,高峰論道。
8月11-12日,由中電聯、國網江蘇電力公司、中能國研電科院聯合承辦的“第九屆中國輸電技術大會”在江蘇南圓滿舉行。 金三立作為可視化技術企業代表,受邀亮相會議展示。
本屆大會以“面向新型電力系統的輸電技術創新”為主題,旨在通過數字技術與輸電技術融合創新,服務以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。
中國工程院院士、國網電科院名譽院長薛禹勝,國網設備管理部輸電處副處長劉敬華,南網生產技術部輸電處主管吳新橋等分別圍繞新型電力系統
自適應停電防御系統、輸電專業新技術的應用及發展展望、數字輸電線路建設與實踐等內容,闡述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、引領性的觀點,為輸電技術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
。
金三立在展位現場以“智聯機器視覺,筑構新型電網”為主題,向大家展示了近年來在電力行業的領先技術應用水平,以可視化為主,人工智能等技術為輔,傳感技術為支撐,結合電網應用實際需求,覆蓋輸電、配電、安監等多領域,助力構建新型智慧電力物聯感知體系。
可視化監測裝置是電網提升設備及通道狀態感知的有效手段,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及先進傳感技術的日益發展,金三立電力可視化在線監測技術持續升級,應用場景也在不斷深化。
輸電多維感知在線監測系統
基于機器視覺,融合紅外、北斗、點云等新技術,結合微氣象、桿塔傾斜、覆冰等傳感設備,提升對輸電設備本體及通道環境的狀態感知能力,即使在臺風、覆冰、山火、無人等特殊場景下,也能實現基于風險的全維度智能感知、智能監測,提升災害精細化預警能力。
智能配網視頻在線監測系統
深入了解配電站房、配網臺區、配網電纜溝等場景應用需求,采用可視化在線監測,融合人工智能、傳感技術,實現邊緣計算,對配網全區域進行不同維度運檢與感知,提升配網精益化監管水平。
智慧工程作業安全物聯網感知系統
結合作業現場智能安全監測裝置及移動手持終端,采用立體化監測方式,融合人工智能技術,對人員考勤、人員安全、塔機吊鉤、施工過程及周邊環境等進行智能化管控,并實現了移動終端裝置與電網平臺端的互聯互通,助力提升電力智慧工程與作業現場全智能安全生產管理水平。
近年來輸電專業大力推進可視化線路建設,金三立電力可視化在線監測系列裝置已廣泛服務于全國20多個省5萬公里以上智慧輸電建設,有效支撐輸電線路立體化與集中監控運檢新模式建設。
今年是中國有電140周年,100多年來,電力事業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,尤其是在輸電技術方面,金三立有幸參與其中,貢獻力量,期待未來繼續為行業、為社會創造價值,借新電力系統之光助力實現“雙碳”目標。